男子辅导作业失手致儿子耳膜穿孔 一时心急酿成大错

Oct 27, 2025 IDOPRESS

辅导作业时,家长一时心急抬手想吓唬孩子,却意外给了孩子一巴掌。这一巴掌竟扇破了孩子的鼓膜。安徽滁州10岁男孩小宇因写作业走神被父亲打了左耳,第二天早上耳朵疼,检查发现左耳鼓膜破了个芝麻粒大小的洞。

当地医生认为不需要手术治疗,但家长担心孩子“变聋”,于是带他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就诊。经耳内镜检查,张志利主任医师诊断小宇左耳鼓膜呈不规则穿孔,表面结痂,伴随轻度传导性耳聋,好在没有感染。张志利解释说,如果鼓膜穿孔比指甲盖1/3还小且未感染,多数在1-3个月内能自行愈合。他给予抗炎、预防感染等治疗,并叮嘱外耳道不要进水。两个月后,小宇的鼓膜完全恢复。

很多人以为鼓膜破了就再也听不见了,其实不然。即使鼓膜穿孔较大或长期有慢性炎症,也可以通过鼓膜修补术进行修复,成功率高达95%。张志利提醒,受伤后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,出现耳朵疼、嗡嗡响、听不清,耳朵流血、流脓,或者耳朵流清水样液体这三种情况必须尽快就医。

不少人觉得鼓膜就是一层薄皮,其实它的厚度并不均匀,最薄处仅0.1毫米。据统计,我国约有8000余万人听力受损,很多都是后天行为造成的。掏耳朵和戴耳机是常见的伤害耳朵的行为。平时嫌弃的“耳屎”(医学上叫耵聍)能抑制细菌,减少耳道发炎。但很多人喜欢用棉签、挖耳勺或街边采耳,这些行为容易导致耳道受伤或感染。一般情况下,人们根本不用特意掏耳朵,耵聍会自然脱落。如果出现耵聍栓塞,建议去医院就诊。

现在很多人通勤、睡前都离不开耳机,但错误的佩戴方式正在慢慢损伤听力。音量开得太大或戴得太久都会对耳朵造成损害。周水洪主任提醒,戴耳机时要记住“两个不”:不把音量调太高,建议控制在最大音量的50%以内;不一次戴太久,连续佩戴别超过1小时,尽量中途摘下来让耳朵休息几分钟。

推荐新闻

科技信息网是聚焦全球科技创新的垂直门户,实时提供人工智能、半导体、生物医药、新能源等领域的技术突破、产业报告与政策解读,连接科研机构、科技企业与投资机构,打造科技产业决策者的数字智库。

快速搜索

科技信息网 | 全球科技创新动态-人工智能/半导体/生物技术前沿资讯_科技产业数据智库

© 科技信息网 KejiInfo.com

隐私政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