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赖朋友圈晒旅游 债主患癌求救命钱!

Oct 27, 2025 IDOPRESS

老赖朋友圈晒旅游债主患癌求救命钱。

执行律师们见过人间百态。

有人追债七八年,只讨回一些零头,从千万富豪到靠四处打工、贷款借钱维持生计,到头来自己也沦为老赖;也有人借给亲戚几百万元,追债过程中自己身患癌症,想让对方还两三万元续命,无果。

与此同时,老赖们却活得潇洒、滋润。开宝马、住别墅、用一万多元的高端手机、去KTV,毫不避讳地在朋友圈分享四处旅游的照片……无一例外,他们名下没有任何财产。

据公开报道,2024年执行人员人均办案928件,“压力山大”,由法官逐个调查老赖的财产状况不现实,于是,焦头烂额的申请执行人们找到了执行律师。

找人、找钱,是执行律师的主要工作内容。新京报记者采访了数名在全国各地执业的执行律师,他们一年中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追老赖的路上,足迹从北上广的CBD一直延伸到黑龙江的边境小城,案件标的额小到几万元,大到两三亿,回款时间最快的半年,最慢的能拖到“地老天荒”。有人帮客户讨回1亿元欠款,还有人在案件终结五年后,意外得到了回款的喜讯。

在法院的调解室、在追踪的路上,以及堆积如山的案卷背后,一场场关于债务、诚信与人性的复杂博弈每天都在上演。

开宝马、用高端手机,但没钱还债

这次的老赖是个大学副教授,欠款4年、金额近1000万元。

9月16日晚7时许,云南省某市法院调解室内气氛剑拔弩张。一言不合,“(双方)就又毛了”,法官轮番劝说,调解程序才得以继续。

申请执行人一方3人,其中包括执行律师唐林。被执行人一方在人数上具有压倒性优势,来了6个,除了法律顾问和朋友,副教授还搬出姐姐和高龄的老母亲助阵。

调解持续了三个多小时,双方均虎视眈眈,“他们目的就是给法院施压,意思是我人多,你敢拘留我试试。”这样的场面唐林经常遇到。最嚣张的老赖,会在调解时冲过来指着律师鼻子扬言要动手。有一次,唐林走出法院大门,被老赖找来的一群人呼啦一下围住。

“债多不愁。”唐林总结,老赖不怕债主和法官,他们中有人首次被执行时接到法官电话还会慌,一旦经历过执行程序,尤其是同时背着几个金额较大的案件,反而躺平了。“他发现生活基本没有受到影响,人性使然,在这种情况下,他就会想着不还钱了,反正也没有代价。”

他们也不怕“社死”,很多执行律师会给被执行人的单位发律师函,但效果并不好,单位不会因为员工是老赖就将其辞退,最多影响评优,“他们也不在乎。”

至于限制消费,老赖有应对的办法,吃喝购物往往用亲属的微信和支付宝消费,出行可以坐普通列车,也可以开别人的车,不影响他们四处旅游,更有甚者还发朋友圈炫耀。

2025年9月,唐林和同事到副教授工作的高校调查取证。受访者供图

白天,唐林和同事去副教授工作的高校调查取证,查到她开宝马、住120平方米的商品房,用售价1万多元的最新款手机,在高校的年收入稳定,一年消费高达20多万元,最夸张的一笔,一次餐费就花了约8000元。但仅从账面看,她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。

在执行法官面前,她搬出一套“十分合理”的说辞:“手机是朋友送的”,由于唐林取证的照片没拍到她开车的正脸,她否认宝马车是自己的;至于每月的工资,被她解释成全用于日常消费,账户里没钱。唯独房产,她还没“编圆”,一会儿说房子是租的,一会儿说是朋友的,过会儿说是由她丈夫处理的。

唐林清楚,这样的扯皮是在浪费时间。白天取证后,他第一时间向法官申请来现场带人,希望对她采取司法拘留。他认为,对方属于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,仅工资一笔,金额就符合司法拘留的条件。

根据规定,被执行人隐藏、转移、变卖、毁损财产,或高消费,法院就可以决定将其司法拘留。为了震慑老赖,有些法官会带老赖去做拘留前体检,或把他们从调解室带到办案区,那里有审讯的小房间。一旦老赖意识到“今天不还上一部分钱就走不掉”,心理防线就会松动,有人当场就开始借钱。

追查老赖就像猫捉老鼠

找人、找钱是执行律师最核心的工作。但律师没有执法权,锁定被执行人的位置后,要由执行法官来带人。

为了防止老赖离开现场,执行律师会采取各种办法,常规手段是报警,警察一般会把双方带回派出所做笔录,法官则直接到所里接人。

2021年,河南省某法院,一名被执行人被司法拘留。受访者供图

唐林也用过“非常”手段。有次时间紧迫,眼看老赖开车出来,法官还在路上,唐林灵机一动,故意开车剐蹭了老赖的车,成功拖住某了对方。法官一到现场,直接查扣老赖驾驶的车辆,搜查手机,发现老赖使用他人支付账户付款,也有高消费记录,当场就实施司法拘留。不仅固定了被执行人隐匿的财产证据,还能循着线索找到被老赖藏起来的钱。

唐林以前的工作装是法官袍,他在西部省份的中级人民法院做过几年执行法官,后来辞职做律师。他的团队业务遍布全国各地,最远一次办案去过黑龙江靠近边境的小城,光过去就花了两天。

不像诉讼律师那样西装笔挺,执行律师们看起来“务实得多”,跟踪被执行人时总穿一身不起眼的休闲装。取证时,唐林会带着录音笔、网购的执法记录仪。他有时甚至觉得,自己的工作不像个律师,倒像个侦探。

唐林和同事在车内盯梢老赖。受访者供图

科技信息网是聚焦全球科技创新的垂直门户,实时提供人工智能、半导体、生物医药、新能源等领域的技术突破、产业报告与政策解读,连接科研机构、科技企业与投资机构,打造科技产业决策者的数字智库。

快速搜索

科技信息网 | 全球科技创新动态-人工智能/半导体/生物技术前沿资讯_科技产业数据智库

© 科技信息网 KejiInfo.com

隐私政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