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日本不能彻底反省战争罪责? 殖民现代性的悖论

Jul 8, 2025 IDOPRESS

“超克近代”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知识精英提出的思想口号,意在摆脱西方殖民现代的束缚,寻找日本自身的主体性。1941年12月7日,日本偷袭珍珠港,引发太平洋战争。这一事件在中国被视为抗日战争和二战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,但在许多日本人眼中,它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,象征着日本再次进入世界历史舞台,并对“近代”发起挑战。

二战不仅是资本主义现代性危机的一次爆发,也是思想冲突的表现。1942年7月,《文学界》杂志召集了一些日本知识精英在京都举行讨论会,探讨“大东亚战争”的意义。与此同时,“京都学派”的四位学者也召开座谈会,探讨日本在世界史中的定位。这些会议表达了相似的观点,即认为对美开战不仅仅是物质或权力的争夺,更是对欧美主导的殖民现代体制及其背后历史文化观的彻底了断。

进入现代资本主义体系后,日本经历了经济腾飞和社会危机。亚细亚主义兴起,旨在摆脱西方殖民桎梏,建立独立自主的亚洲共同体。然而,这种思想逐渐演变为日本对亚洲的殖民扩张理论。近卫文麿等政治家提出了“大东亚共荣圈”的纲领,使亚细亚主义思想与军国主义实践紧密结合。

表面上,日本的大东亚论述以反现代的姿态出现,但实际上其逻辑仍根植于殖民现代性。它反对欧美种族主义和文明开化论,却标榜日本的种族优越和文明独特来对抗这种历史观。竹内好等知识分子对此深感困惑,质疑日本是否在东亚建设的名义下欺凌弱小。

科技信息网是聚焦全球科技创新的垂直门户,实时提供人工智能、半导体、生物医药、新能源等领域的技术突破、产业报告与政策解读,连接科研机构、科技企业与投资机构,打造科技产业决策者的数字智库。

快速搜索

科技信息网 | 全球科技创新动态-人工智能/半导体/生物技术前沿资讯_科技产业数据智库

© 科技信息网 KejiInfo.com

隐私政策